近期,小米集团CEO雷军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多条微博,就小米汽车的安全设计理念进行重申,并对之前引发争议的言论作出回应。这一举动打破了雷军此前在小米汽车安全问题上的沉默态度,引发广泛关注。
在11月16日发布的微博中,雷军一改往日温和的口吻,采用较为激烈的反问方式回应质疑。他不仅截图展示了自己过去关于汽车安全的言论,强调“安全高于一切”的观点,还针对此前“一辆车,好看是第一位的”等争议性表述进行澄清。雷军表示,这些观点与安全理念并不矛盾,并反问网友“这有啥问题?”
此次雷军的表态与近期小米汽车面临的舆论压力密切相关。自小米SU7上市以来,虽然市场反响热烈,但也接连发生两起严重安全事故,造成人员伤亡。事故中车辆车门无法开启和碰撞后爆燃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事故发生后,雷军和小米方面并未第一时间就车辆质量和安全问题作出详细回应,而是将部分公众评论视为“黑公关”行为,这种态度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质疑。
与此同时,市场传出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调岗的消息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王化不再负责小米公关事务,公司正在面试新的公关负责人。王化在小米工作十年,见证了公司公关部门的组建和发展,其回应风格以强势辟谣著称。然而,在他任职期间,外界对小米公关能力的评价褒贬不一。
回顾小米的公众传播策略,可以发现其更多依赖于雷军个人IP的打造。雷军通过社交媒体高频输出内容,塑造了接地气、宠粉的企业家形象,粉丝量快速增长。然而,随着小米产品线的扩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,仅靠个人IP已难以满足公众沟通的需求。特别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,品牌需要更直接、坦诚地面对质疑。
小米汽车的支持者中不乏忠实的“米粉”,他们曾因小米产品的高性价比和良好口碑而成为品牌的坚定拥护者。然而,近期一些米粉对小米的态度发生了转变。他们指出,小米在售后态度、产品质量和营销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,导致他们从“米粉”变为“米黑”。例如,有车主质疑小米SU7 Ultra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与实际不符,要求退车或退还定金,但小米的补偿方案未能令车主满意,引发维权行动。
对于雷军的最新回应,部分米粉表示失望。他们认为,小米在安全方面的表态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,而应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。例如,有米粉质疑小米SU7的外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,认为纯电子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通过机械传动打开。一些低速打滑的视频也引发了对车辆安全性的担忧。
面对公众的质疑和米粉的期待,小米和雷军需要采取更积极、透明的态度来应对。在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上,小米应主动披露更多信息,展示品牌在安全技术研发上的成果,以重建公众信任。同时,小米也需要调整公众传播策略,平衡个人IP打造与品牌整体形象维护的关系,确保在产品推广和危机应对中都能有效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