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导体联盟消息,2020年2月21日,渝北空港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,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3000台智能手机下线。

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移动通信产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其产品远销非洲、东南亚等地。“生产原料运输受到了疫情影响,但困难是暂时的,目前生产流水线正在恢复。”该公司负责人表示,今年企业计划新投入8条智能化生产线,目前已开通3条,当前400多名员工正抢抓生产,此次首单出货的3000台智能手机随后将出口非洲。

作为重庆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,电子信息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通过抓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,按下全行业复工复产“加速键”。据市经信委数据统计,截至2月26日,全市电子企业复产616家,占全行业96.4%,其中257家电子配套企业复工率达到96.1%。

防疫多措并举 保障有序复工

今年春节,纬创资通(重庆)有限公司(下称重庆纬创)副总经理魏国珍、行政暨人力资源处处长何志勋,没有像往年那样回家乡中国台湾省亲。

重庆纬创位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,生产信息通讯技术产品。

“员工健康始终是第一位,要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,我们需要做好每个细节。”魏国珍说。成立防控小组,全面排查消毒,对厂区加强封闭式管理,对人员加强闭环式管理,妥善安排复工人员、进行心理疏导……抓好防控的同时,魏国珍等管理人员一次次细化复工复产方案。目前,重庆纬创有序平稳复工复产。

而在全市电子产业“主战场”——西永微电园,更多电子企业在抓好防控的同时,抢进度、赶时间、补损失,有序复工复产。

在2月14日复工首日,惠普(重庆)内销工厂首批40名本地员工返岗,待企业全面复产后,企业员工及配套企业员工总计400人将全数到岗。

有7000多名工人的英业达(重庆)有限公司,采取多项防控应对措施,各条生产线开始运转,有条不紊恢复产能。

龙头企业释放产能 带动产业链复产

如今,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半,两江新区水土园区的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重庆万国半导体),车间各条生产线像往常一样,都会开启全新一天的忙碌。

重庆万国半导体是水土园区首家获得复工复产批准的企业,在2月10日企业复工首日,即迎来首批来自本地的200名员工返岗。目前该企业有1200名员工返岗,产能已恢复到70%。

作为国内首个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的龙头企业,重庆万国半导体自2018年投产以来,其产品被广泛采购应用于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液晶电视等终端环节。

“企业产品一直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市场需求,为推动有序复工复产,我们制定了详尽的防控措施和复产方案。”重庆万国半导体总监戚远林说。

戚远林表示,面对疫情,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、原材料供应等方面仍存在困难,正处在产量爬坡阶段,企业将利用库存原材料加大产能,同时在市经信委、两江新区管委会等帮扶下,积极在本地及周边寻找原料供应商,解决当前原料供应问题。

“通过抓好万国半导体科技这样的龙头企业复工,继而带动产业链协同复工,是当前我市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主要做法。”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表示,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引领、带动和辐射作用,重点企业及时有序复工复产,对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形成了有力支撑。

为推动电子产业有序复产,目前我市已建立257家已复产的电子配套企业清单,通过派驻工作人员到企业一线进行协助调度,提高企业开工率,满足电子整机企业配套需求,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有序复工。

“重庆造”芯片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

疫情防控期间,我市电子企业不仅精细做好各项防控措施,实现有序复工复产,还及时生产出医疗仪器配套芯片,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
去年落户西永微电园的重庆湃芯创智微电子有限公司(下称重庆湃芯创智),是专注医疗电子、电力电子等芯片研发的电子科技企业,其开发的一款芯片产品,不仅是国内指脉血氧仪核心配套产品,也是当前同类芯片的国内唯一供应企业。

据介绍,指脉血氧仪是疫情防护监测、诊疗过程中的重要设备,近期被国内多家定点治疗医院广泛使用。

“从除夕当天起,企业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生产指脉血氧仪的医疗器械企业紧急订单,而且需求一加再加。”重庆湃芯创智总经理郑寅秋说,但当时企业的成品芯片库存已售罄,而恢复生产的前提,是需要等待珠海、深圳等地的配套企业立即复工提供原料。

于是,一场推动医疗器械芯片制造复工复产的行动迅速展开——

西永微电园产业部当即成立工作组,一方面到重庆湃芯创智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困难,分析研究解决方案,另一方面紧急向市经信委、重庆高新区等汇报,通过多方沟通调度,积极协调上海、珠海、深圳等地的配套企业提前复工复产。

2月9日,重庆湃芯创智向上海、珠海、深圳配套企业发送防疫物资生产证明材料,从2月10日起,上述配套企业陆续复工。目前,重庆湃芯创智顺利完成前期的国内指脉血氧仪整机厂供货订单,保障了疫情治疗防控物资供给。